今天是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40039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鄂州市供销社 日期:2024-09-02
 民革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支持打造空港特色饮产业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供销社和茶饮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收到提案后,市供销社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提案相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两年来,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主体作用,全力打造鄂州茶饮产业链条,以多元模式助推鄂州市茶产业链成熟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指导茶叶协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各种传统节假日、旅游景点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对鄂州茶饮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如在2023年举办了首届茶艺技能比赛。2024年4月举办全市采茶品茶活动,5月举办了国际品茶日暨鄂州分会场活动,6月在梁子湖绿色食品开发有公司举办了制茶比赛,8月在礼尚往来公司举行“花湖红”品鉴会等。二是着力提高全市茶叶产量。截至2023年末,鄂州市实有茶园面积4495亩,其中采摘面积4295亩,年茶叶产量(干茶)188.3吨。2024年全市茶叶生产保持稳定,其中春季干毛茶产量124吨,比上年增长6吨,增幅5.08%。三是依托产茶叶协会对茶叶龙头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针对茶叶协会会员单位—鄂州市梁子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组织各种各样宣传活动,联系农特优产品帮扶馆、供销集市寄卖等一系列举措打开产品销路,解决知名度不高,产品“卖难”等问题。四是加大本土茶产企的培植力度。2020年至2023年,给予鄂州市梁子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多项支持鼓励政策,政府信贷贴息共计22.46万元,财政奖励补贴38万元以及茶叶初加工税收减免等多项惠利政策。五是着力打造鄂州茶叶品牌,支持湖北礼尚往来品牌运营公司培育赵寨茶园基地,注册“花湖红”叶商标,全方位开展“花湖红”品牌推介和宣传,“花湖红”已在市内外具有一定的知晓度。六是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整合茶饮产业链资源。市供销社作为提案的主办单位,先后向市农村农业局、市商务局等协办单位发去工作联系函,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和推进空港特色茶饮产业链的建设。

下一步我社将继续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和茶叶协会的资源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讲好鄂州茶故事,做优鄂州茶品牌,做实鄂州茶产业,不断推进茶文化和茶产业齐头迸进。

一、“订单+”打造产业链一是市社将继续以下属茶叶协会为依托,以茶基地为载体,通过标准化育茶,大幅度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从产业终端入手,通过订单需求进行茶叶种采植,以“订单茶叶+”紧密联结上下游,打造茶农茶户+品牌茶商+电商+仓储集散的全茶产业链模式,形成产业链闭环发展。二是紧紧围绕鄂州花湖机场枢纽优势做文章,以打造中东部茶饮商贸物流核心的发展思路来规划和打造空港特色茶叶链。用先进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创新茶品交易模式,为鄂茶产业搭建起产、储、评、运、销全产业链综合交易平台,对整合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对茶饮产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拓展项目信息搜集渠道,捕捉招商引资和项目信息。充分发挥本地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全市专题招商推介会的契机,积极对接浙江商会、湖北福建商会等知名企业,开展茶企间“手把手”“面对面”的交流,加大全市茶饮项目引进。

二、以“供销+”延伸产业链。一是市社将积极与文旅构建茶园建设—“梁湖碧玉”品牌茶叶—茶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因地制宜搭建以茶园观光为主,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茶产业园。主要以古武昌、三国文化为起点,与鄂州特色茶文化相融合,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旅游景点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从而提高茶产业链的协同,打造茶、茶籽油、茶旅游等多条产业优势链条,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条长度,最终达到“1+1+1>3”的综合效益。二引进培育龙头茶企,做精做深茶饮加工。加快规模基地标准化茶叶初加工建设,推进现有加工厂升级改造,建设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构建名牌茶发展、推介、保护和利用的运行机制。通过O2O进行品牌推广,提升企业曝光度和影响力,也可利用现有热门平台,通过与知名媒体、网红合作进行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三是加大茶叶种植、质量审评、电商直播、茶艺表演、茶文化推广等,对茶企进行纵向整合。通过财政贴息、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茶企进行茶园机械化改造、新机械购置、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提高茶园装备机械化水平,同时加大国家级、省级茶产业链项目的争取力度,以及茶叶技术人才的引进,彻底扭转我市茶企“多、散、弱、小”的发展格局,推动茶农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助力我市茶企发展壮大。

    三、以“数字+”提升价值链。一是建设标准化基地,提升茶园抗灾能力。重点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施用、秸秆覆盖等生态栽培技术,坚持良种化、机械化、标准化、生态化茶园建设标准,新建成片标准基地,改造提升低产低效基地,保证茶叶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市场口碑。二是通过打造城乡互联模式,挂牌成立武汉大学数字茶产业研发中心,同时引进“5G智慧大棚控制室”优化升级育茶技术、采茶技术、制茶技艺等,对整个茶产业进行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采摘和流水线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指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规范市场,统一的规模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茶叶的生产成本,使常规茶园种植向生态茶园种植转变。通过建立以“梁湖碧玉”为中心的茶周边,主打有机、无污染高品质的一系列茶饮。三是联合产茶区气象部门加强对区域气候的监测和预警,茶园经营主体提前做好恶劣气候的应对措施,强化人员培训,利用机械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加大管护力度。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54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204号 联系人:温高攀 联系电话:027-59978268 地址:鄂州市建设街小北门16号
主办:鄂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象 点击总量: